官网平台注册
主管σσ:711112
Blog

天火1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?从建一座图书馆谈起

天火1娱乐注册登录相关新闻动态平台

东方网记者包永婷3月21日报道:最近,不少图书馆不约而同地推荐一本书《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》。这是陕西科技大学文学教师杨素秋的纪实作品,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,记录了她从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的经历。

挂职碑林区文旅局副局长期间,杨素秋亲历了碑林区图书馆从无到有的过程。于是,她用文字记录下装修、选书的点滴,还将印象深刻的读者、幕后的书单推荐人呈现给读者。“我希望大家看到其他人的生活,了解书籍怎么改变了他们,继而明白图书馆的意义是什么。”

杨素秋 资料图

杨素秋接手的“西安市碑林区图书馆建设项目”有点棘手。碑林区一直没有图书馆,规划中的图书馆停滞在考古发掘阶段,暂时不能投入建设。但建图书馆这事儿不能再拖,碑林区必须寻找一个现成场地做临时过渡图书馆,最低面积三千平方米,6个月内完成。一座位于地下的临时过渡的区县图书馆等待她来搭建。

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?高高的落地窗、自然的光线,还是漂亮的陈设?如果当这一切外在条件都无法实现时,那么图书馆还剩下什么?杨素秋认为,一个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,也就是能提供给读者的书籍。她在书中写道:“碑林区是市中心商业繁华区,周末常有家长带小孩子来附近逛街,应该加大文学书和少儿书的占比……”凭借自己的知识底蕴,她借助各大排行榜和出版社的年选好书,动手编了更适合碑林区读者的书目,选出了一万本书。

西安区碑林图书馆碑帖专区

2021年4月22日,碑林区图书馆开馆,馆内设有儿童区、漫画专区等。“我们拉了个高频词借阅书籍的单子,前三百名中250多本都是少儿书。”杨素秋发现,图书馆中9岁以下的孩子看书比较多,大一些的孩子常被家长带着来做作业、刷题。她希望家长的意识也要革新,让孩子们放松下,周末或寒暑假读读课外书。

开馆后,杨素秋实地调查发现许多老百姓不清楚图书馆是做什么的,或者不知道公共图书馆是免费开放的。她总结,以自身经验去想象他者是工作失误。他们印制了一百多张海报,突出“免费借阅”四个大字,分发到社区张贴。过段时间,图书馆的客流量有了明显提升。“每个人都是从自我出发来想象这个世界的。当走进街道居民家里,你会发现,他们其实需要免费或实惠的公共文化服务。”

书中两大主线,一条讲述建图书馆的过程,另一条聚焦荐书人,也可以说是不同领域的读者。“建馆后与读者的交谈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,人们兴趣差异之大让我感到自身的匮乏。”为了一份更好的书单,第二年杨素秋邀请50多位读者、老师、朋友为她出谋划策。

“知行合一的人开出来的书单,会让人更加信任。”杨素秋说道,“他们能感染到我对书的理解,或者他们对于职业沉迷的状态很打动人。书单是一个冷的东西,写出爱书人的可爱,书籍如何改变了他的生活,这份书单就是有温度的。”她坦言,自己很喜欢书中的《他想自己走进海水》。“生活中我跟杜斌打了太多的交道,上上周还见过他。虽然他看不见,收入也一般,但他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。最近他买了软的、可以卷起来的键盘自学电子琴,还想学播音念书给大家听。”

细心的读者会发现,书中有许多关于西安美食、历史的描述。杨素秋表示,图书馆不是凭空而起的,它是从土壤中生长出来。土壤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土壤,更是人文的土壤。她写了距离图书馆步行只有几分钟的西安碑林博物馆,正是这样的文化背景,附近社区群众爱好书法,因此图书馆中设立了碑帖专区。

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?杨素秋说,每个看完这本书的人会有自己的理解,让大家看到更多普通人的阅读生活是我的愿望。“到图书馆来看书的视障人士,想借碑帖回家临摹的老人……与不同人群接触的过程,也是对自己生活的拓展。”

聊起短视频、人工智能带来阅读趋势的变化,杨素秋认为,阅读可能会转移到新的平台上,以电子阅读或VR阅读等形式去存在。平时看B站,她也发现有些视频做得不错,是图书之外的补充。“但有些没法取代,尤其是抽象哲学类的,需要我们花专注的时间和耐心去理解,文字更高效。”

你有什么项目吗? ?

无论您是想与我们合作,还是有兴趣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工作,我们都很乐意听取您的意见。